首页 | 文明动态 | 工作简报 | 文件制度 | 理论学习 | 学院主页 | 最美教师 
 
当前位置: 首页>>最美教师>>正文
朱晓东事迹材料
2015-05-26 15:20   审核人:

朱晓东事迹材料

——以平凡书写精彩

朱晓东,男,汉族,中共党员,1980116日出生,讲师职称。 20029月,荣获2002年度河南省体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2003年至2008年连续6年,荣获校区年度“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9年,被学院评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和学院“工会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1年,被评为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度被评为学院“先进工作者”。在学院和校区组织的教学竞赛中多次获奖。

20003月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整整15年了。在这15年的时间里,他矢志不渝地热爱着自己的职业,深深懂得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到教育教学中,用辛勤和汗水培养了一批批人才,用真挚的感情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他15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他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他以勤奋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卓著的教学业绩,赢得了同事们的赞誉,学生们的爱戴。

一、信念坚定,品德高尚

不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组织观,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和科学发展观;始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以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神圣使命,以高尚的师德作为自己人生的信念,并使之贯穿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之中;能够宽以待人,严以待己,始终把“德”放在首位;奉行“做事先做人”、诚信第一的原则;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严谨治学,以身作则,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坚守道德底线。

二、以校为家,扎根基层

在工作中,朱老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全身心的热情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从2000年毕业到校区任教至今,他已在校区默默耕耘15个春秋。他一直坚守在教学和学生管理的第一线。无论是教学还是担任辅导员,他都恪尽职守,殚精竭虑,无怨无悔。

朱老师的日常工作对象就是学生,每天六点多起床,组织学生出早操,无论风雨,坚持不懈。他的孩子小,每次起床都会把孩子惊醒,孩子哭闹不止,为此朱老师没少受到他爱人的批评,但是为了学生他都忍了。朱老师每周少则六七节课,多则十几节课,但他从未因个人原因而延误学生一节课,总是比学生先到训练场地,风雨无阻。在上课间隙朱老师就会习惯性的到教学楼检查学生上课的情况,与暂时没有课的教师们交换意见,对于违纪学生第一时间进行批评教育。下午放学后本应休息的他却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当晚上其他教师都进入梦乡的时候,朱老师却还要到学生宿舍进行查房和解决学生们的困难,为学生化解心中的忧郁。

在常人看来,这样干太辛苦啦,拿一个人的工资干几个人的活,太不值了。不过朱老师认为像他自己一样辛勤付出的老师有许许多多,自己做得还不够。只要能每天呆在学校,能看到自己的学生,能看着学生们一天天成长、成熟,再多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三、刻苦钻研,锐意创新

自工作以来他一直承担武术套路的普修和专选课教学任务,年年超额完成学院规定教学工作量。在具体工作中,他能够做到把握好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关,工作态度端正。他备课详尽、细致,精心设计教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掌握教学节奏。在课堂教学这一最重要的环节,他以知识的传授为根本任务,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总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他也非常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工作技能的提高,无论是重复课还是新开课,每一堂他都认真准备,不断丰富新的内容,并且注重授课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之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作风,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朱老师也非常注重课堂的改革创新,他把先进的探究式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等,引入到他的课堂上,通过改革创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只要是他教授的班级,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都排在同类班级的前列。

科研是教学的基础与保证。他在认真完成日常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同时,惜时如金,克服多种困难,积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努力保持、提高自己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从教至今,在承担大量的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从未放松科学研究,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在校区的科研工作量的统计中总是名列前茅。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各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共计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参与省部级、院级课题共计4项,主编和参与著作编写四部。在第十届少林武术节论文报告会上,由朱老师撰写的《清末文化思潮对少林武术发展的影响》一文在研讨大会上宣读,受到与会领导、专家和学者的一致好评。

四、无私奉献,亲情关怀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他时刻把引导和关爱学生放在首位,被历届学生亲切的称为“东哥”。在15年的辅导员生涯中,他经历和处理了数不胜数的学生突发事件,每次都能化险为夷。20141118日下午,朱老师接到学生打来的电话说社体二班的史九华同学突然头痛难忍,朱老师就安排班委先把史九华同学送往医院,随后又自己取了医药费赶往医院,到医院后就积极联系主治大夫了解病情。当得知可能是脑溢血并需要转院时,朱老师就当机立断地在转院通知书上代家长签了字,第一时间把史九华同学转到了郑州第五人民医院脑神经外科,并在医院熬夜陪伴着史九华同学做完手术,转危为安后才返回学校。正是朱老师的当机立断,为史九华同学赢得了挽回生命的时间。在治疗期间,朱老师了解到史九华同学贫困的家境,又组织全校师生为她组织了募捐活动,大大缓解了史九华同学家的经济困难。像这样的事情,在朱老师15年的辅导员生涯中比比皆是。这些突发事件的化险为夷,都与他的无私奉献和对学生的丝丝关怀密不可分,这都是基于他对教育事业满满的爱。

课堂上,他是严肃认真的朱老师,他严谨治学的作风令同学们敬佩;生活中,他是同学们的“东哥”,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令同学们感动。“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相信每一个听过朱老师课的同学,得到过朱老师关怀的同学,都记得朱老师那份深深的爱徒之情,我们也相信这也必将是朱老师在今后教学与教育管理工作中不断前进的动力!

 

关闭窗口